黨群工作

【同心抗疫】我院師生熱議“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發布者:管理員發布時間:2020-03-10浏覽次數:1398

3月9日14:00,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此次“思政大課”特别邀請艾四林、秦宣、王炳林、馮秀軍四位教授。艾四林教授通過中國抗擊疫情的具體實踐,引導學生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識。秦宣教授以“疫情大考告訴我們什麼?”引入,分析此次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王炳林教授從我國曆史上的防疫鬥争曆程出發,總結曆史經驗,增強抗疫必勝信心。馮秀軍教授以戰“疫”裡的青年責任與擔當為主題,引導青年大學生擔當曆史使命,紮根青春夢想。

城市學院全體師生積極響應,在線上收看,并分享觀看後的體會和感受。

團總支書記王寅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傷感,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震撼和感動,一批批中國青年不懼艱辛投身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與時間和死神争分奪秒,默默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從他們的身影中,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愛國主義最好的诠釋。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有責任要讓同學們明白:愛國,不止是口号。要引導同學們将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的結合,紮根于祖國的廣袤大地中。越是危難關頭,越要引導同學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此時此刻,我感到肩上的責任之重,醫者仁心,救扶中華兒女之體軀;師者之道,匡正中國青年之精神。

學工辦副主任楊珊珊談到,有一座城叫“衆志成城”,有一顆心,叫“萬衆一心”。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看到了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們要切實做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思想的引導員、學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員、疫情防控政策的宣傳員、學生在線學習的服務員,引導同學們立足學業專業,在學習和實踐中開拓進取,用最直接最樸素的方式為戰疫貢獻力量。在今後工作中,要将抗擊疫情中湧現出來的感人事迹、先進典型、青春力量,轉化為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鮮活素材,在學生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激勵學生珍惜韶華,勤學奮鬥,用讀書積蓄力量,用行動肩負責任,用過硬本領來回應時代挑戰和責任擔當。

輔導員馬睿婷說:“在昨天的思政大課上,清華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炳林、中央财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馮秀軍分别以《在抗擊疫情鬥争中深化理論認識》《疫情大考告訴我們什麼》《總結曆史經驗 增強必勝信心》《戰“疫”裡最美的青春—談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主題,向我們解讀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講述了防疫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诠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當下,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們有責任有使命用自身行動來引導學生們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四個自信,引導學生們用知識積聚力量、用專業本領做堅實後盾,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人文174班裴甯同學談到,時代是出卷人,疫情阻擊戰便是一場大考,新時代的大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力量為黨和國家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思政大課”中有一句話令我特别感動,“03年你們保護我們,現在換我們守護你們”,在疫情面前,中國青年是戰“疫”的主力軍,我們肩負着時代的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力量,我們更應該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将青春夢想紮根于祖國的廣袤大地,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國家做出積極貢獻。

海洋185班許榕榕同學看完“思政大課”說:面對如此艱險的疫情,我們中國的表現讓人自豪,我為我是中國人而驕傲。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雖不能奮戰一線,但我能在一線後,為家鄉防疫做貢獻。我始終相信,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積極響應國家的号召,努力學習,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地科191班虞可欣同學表示,青年,應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青年,應有所擔當,努力奮鬥,譜寫美好青春。疫情期間的每一個好消息都不是憑空産生的,其背後是不斷提高的科技水平和醫療水平。疫情如令,責任如山,無論是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交通警察、環衛工人,都使我明白:愛國就是最大的責任擔當。這次疫情大考告訴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要在磨難考驗中不斷前行、不斷奮進。面向未來,我們要有風險防患意識,尊重自然、尊重規律。作為一名師範生,我一定會不斷完善自身,努力打好紮實的師範基本功,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成為像鐘南山爺爺那樣值得敬佩的人,為國家、為社會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