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鹽阜大衆報》報道我院學子積極開展暑期助農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者:管理員發布時間:2022-07-28浏覽次數:38

728日,“鹽阜大衆報”報道了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智‘彙’數字助農,賦能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和“農旅融合繪新景,青春助農促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我市開展實踐調研活動。

相關鍊接:https://paper.ycnews.cn/rb/wap/content/202207/28/content_38545.html

原文如下:

為引導青年學生運用專業知識服務鄉村、在社會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近日,鹽城師範學院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積極開展各項暑期助農社會實踐。

大豐區草堰鎮三元村

本月初,鹽城師範學院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智‘彙’數字助農 賦能鄉村振興重點實踐團來到大豐區草堰鎮三元村開展實地調研活動。實踐團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圍繞三元村家庭農場數字化轉型發展成果,融入無人機、無人船、環境實時監測、遙感、測繪等專業技術優勢,深入探究當地鄉村産業的發展模式,以多種形式呈現出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

草堰鎮三元村書記助理、江蘇尖兵生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成說:“從2016年開始,三元村緊跟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大力發展家庭農場,打造稻蝦混養示範基地。現階段,我們農場生産面積達到了2500畝,在生産中運用無人機、遙感實時監測、龍蝦自動化分揀等多種技術,形成了從生産養殖到産量銷售以及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鍊。在互聯網發展的時代,我們也逐漸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拓展銷售渠道。在村民們的攜手努力下,我們曉成家庭農場獲得省級示範合作社’‘省級示範家庭農場等稱号。

在三元村,實踐團成員通過問卷調查、深入采訪、實地考察等形式觀民情、話家常、聊現狀。三元村村民張阿姨說:“這幾年政府推動鄉村振興,現在農場發展起來了,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村裡的環境也越來越美了。”

實踐團從智“彙”數字助農出發,實地調研,宣講富民政策,編寫調研成果,為本地鄉村産業發展規劃建言獻策,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東台市弶港鎮巴鬥村

720日,鹽城師範學院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農旅融合繪新景,青春助農促振興實踐團前往東台市弶港鎮巴鬥居委會開展第三階段實踐調研活動。實踐團了解到,巴鬥村是黃海之濱的一個小漁村,地處世界遺産地條子泥核心區域,毗鄰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村裡結合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形成獨具特色的漁旅産業。在保留當地漁村特色的基礎上,完善當地的基礎設施、改善人文環境,向着特色化産業的方向發展。

巴鬥村村委會負責人表示,實現鄉村振興,要引導當地百姓從“靠海、吃海”向“養海、護海”的方向發展,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旅遊業為支柱産業,農漁旅大力融合發展。據了解,村裡集體帶頭辦理水産養殖合作社,對當地養殖戶進行政策和資金扶持。如今,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周邊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完善,村民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提升。

實踐團看到巴鬥村将漁文化、海文化、紅色文化以及海邊景點串聯成一條3公裡長的旅遊觀光線,特色民宿、海鮮特産店彙聚一街,别具漁村風情。當地挖掘漁村文化、紅帆文化,建成老船長小屋巴鬥泉驿站等景點10多個,昔日的小漁村華麗蛻變成了吃、住、遊、玩、購一條龍的旅遊村。

實踐團也将繼續前往多個鄉村開展調研活動,深入探讨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共繪鄉村美好藍圖。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