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感受“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家鄉鄉村的改變,探索文化振興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深刻體會彰顯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擔當,我院“追溯鄉村文化,譜寫紅色篇章”社會實踐團赴射陽縣特庸鎮王村進行實地調研。
走進王村,實踐團的成員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整潔寬敞的馬路、錯落有緻的房屋、小橋流水的景象,還有路旁樹立的王村村規民約,以黑磚白瓦為基調的王村建築,以蠶桑文化為特色的王村文化,讓實踐團真切的感受到這個“華夏第一蠶桑村”的魅力。
步入村史館,牆上的字字句句都在向實踐團講述王村六百多年的曆史,在鬥轉星移,滄海桑田間,王村人民用勇敢、剛毅、勤勞和善良繪制出了今日王村“産業特、百姓富、生态美、鄉村純”的優美畫卷。而王村村書記向實踐團成員介紹到:“王村依托于特色的蠶桑産業,專注于揚長好蠶桑産業優勢、延伸好蠶桑産業鍊條、發揮好蠶桑文化優勢,帶領全村人民走向緻富道路,推動蠶桑産業多元化的發展,加快形成具有“蠶桑特質”産業格局。”
在參觀完村史館後,實踐團成員還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了蠶桑文化館,整個場館将傳統與現代相融合,在這裡,實踐團走近了傳承千年的蠶絲文化,見識了精美的蠶絲工藝品、了解了蠶繭的蛻變過程、沉醉于桑葉茶的清香和桑椹果幹的甜美,感動于王村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
實踐團還發現文化館裡專門設有科普課堂,據講解員介紹,每年文化館都會組織中小學學生來到這裡,體驗養蠶抽絲的過程,實踐團成員王穎表示:“此次的社會實踐之後,我對于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旅融合有了更深的感觸,深切的體會到了文化振興對産業融合的意義和教育意義,激勵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要講好家鄉故事和時代故事的信心,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的決心。”(文:王穎;圖:實踐團;審核:楊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