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4日、15日及25日,我院“智彙鄉興耕,鄉耕普法行”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江蘇省揚州市,走進廣陵、高郵、邗江等區縣,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走進地方企業,調查發展特色
7月14日,實踐團走進廣陵區杭集鎮,前往揚州三峰刷業有限公司,在企業負責人的帶領下深入生産車間,了解牙刷廠的生産運營模式、技術創新及市場拓展情況。企業負責人王斌介紹道:“近年來,杭集鎮加快實施“技術、節能、綠色、智能”四大改造工程,鼓勵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借力“互聯網+”“電商+”,依托龍頭企業、電商園、牙刷博物館等,推進品牌建設,推動牙刷産業不斷發展。”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當地的發展特色後,對其經濟發展現狀進行了整理分析,提出該企業任存在産業結構單一、創新能力不足、依賴勞動密集型産業、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環保壓力及土地資源緊張等問題。
普及新農村建設,探讨針對性舉措
實踐團聯合杭集鎮當地政府人員開展鄉村振興專項研讨會,普及在快速工業化背景下新農村規劃建設模式,并結合專業知識分析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因素,呼籲大家共同推進新農村規劃建設模式。此外,實踐團成員聯合牙刷廠技術人員,針對杭集鎮牙刷産業現存不足之處并提出建議。團隊成員陳逸衡指出:杭集鎮牙刷産業可以通過調整産業結構,延長産業鍊,充分利用當地優勢,促進産業多元化;推動科技創新,引進人才;加強環境保護,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投入等方式來推動産業發展,從而推進鄉村振興。
開展農業宣講,推動科技賦能
7月15日,實踐團前往高郵市走訪參觀高郵大蝦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園,園區内先進的智慧養殖技術和科學的養殖管理,讓大蝦養殖成為當地農業的一面旗幟。随後,實踐團來到高郵蝦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團隊成員在園區負責人的講解下了解了高郵大蝦産業發展史、生态養殖流程等内容。參觀結束後,團隊成員聯合當地技術人員,圍繞農業政策、智慧農業以及農情綜合智能監測系統帶來的好處等内容給當地農民進行宣講,從而幫助村民了解先進農業的科學技術。同時,技術人員對農戶進行田間管理的指導,從而縮短監測周期,減少監測成本,提高技術旨導效率,增加産物産量。呼籲當地農民堅持推動科技“賦能”,繪就“糧“辰美景!
開展普法宣講,助力鄉村建設
7月25日,實踐團前往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舉辦農業科普講座以及普法宣講。團隊成員先向同學們科普了常見的農業灌溉技術及農田灌溉安全措施。随後,在介紹農藥安全使用等内容時向同學們普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知識。此外,團隊成員還向學生們介紹了農業機械安全知識、畜禽養殖安全、農産品質量及食品安全等内容。最後,實踐團成員與學生們進行互動,開展對比不同牛奶營養成分配比間的區别和垃圾分類等小遊戲,積極引導同學們關注鄉村發展及農業安全。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緊扣“智彙鄉興耕,鄉耕普法行”的實踐理念,走訪村社企業、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當地近年來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的實施成效,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成員表示,将繼續堅持為實現鄉村振興做出自身努力,注入青春活力,展現青春擔當!
(文:張冰清;圖:黎春雨;審核:朱烨明)